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宜黄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

发布日期: 2025-05-16 09:41 来源: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日报

盘活存量资源 激活发展增量

宜黄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

近年来,为进一步盘活国有“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提升资源利用效能,宜黄县立足县域实际,以健全管理机制、创新运作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为突破口,推动国有“三资”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实现财政资金提效、国有资产增值、公共资源高效利用的良性循环,为破解财政收支矛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韧性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资金增效”,构建全周期监管体系。针对财政资金使用分散、绩效不高等问题,该县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绩效评价”闭环管理体系,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增长”传统模式,将财政资金优先向民生保障、产业升级等领域倾斜。2024年,该县民生支出22.63亿元,占总支出的76.4%。建立“智慧财政一体化”监管平台,对专项资金实行穿透式追踪,通过预警机制动态监控资金流向。同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2024年压减低效项目资金0.89亿元,资金使用效率提升11.3%。在盘活存量资金方面,该县建立跨部门联席会商机制,对沉淀超2年的专项资金进行统筹整合,优先用于乡村振兴、工业园区配套建设等方面,2024年累计清理存量资金1.6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12亿元。

创新“资产运营”,激发国有资本活力。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弱等问题,该县打出“清家底、转机制、拓路径”组合拳。开展国有资产“清仓见底”行动,通过建立资产动态数据库,完成全县144个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核,清理闲置房产0.8万平方米、设备资产1.2亿元。在国企改革方面,实施“一企一策”分类管理,对供水、公交等公益性企业实行成本规制,对城投、林投等平台公司推动市场化转型。

强化制度保障,构建长效发展机制。为确保国有“三资”盘活工作可持续推进,该县出台《宜黄县“三资”统筹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和操作流程,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效益审计。此外,组织财政、国资、自然资源等部门举办专题培训班,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2024年,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市场运作协同发力,宜黄县累计唤醒沉睡资源、提升资金效能、激活资产价值6.41亿元,全县国有资产规模达78.56亿元,资源型产业税收贡献率提升至20%,初步形成“存量优化—增量提质—变量可控”的良性发展格局。



    用户名是否匿名 验证码看不清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