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制服务凝聚“新”力量
清单制服务凝聚“新”力量
——宜黄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
“以前分拣快递场地小、效率低,还不安全。现在,地方宽敞了,效率高了,防护设施也齐全,工作更安心了!”近日,在宜黄县快递分拣中心工作的快递员涂才亮感慨道。据了解,在宜黄县快递行业党委的协调推动下,该县新建了1万多平方米的快递分拣中心,并配套电商产业园,设有直播带货室和网络主播培训室。这一升级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分拣效率,还为从业人员拓展了职业发展空间,实现行业提质与人才成长的双赢。
为做好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工作,近年来,宜黄县以党建护航新就业群体职业认同感、自豪感,积极探索清单制管理工作模式,从制定“规范清单、服务清单、任务清单”三方面发力,凝聚起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细化“规范清单” 把组织建起来
为进一步破解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覆盖率低、行业党建抓手不足等难题,该县聚焦“两个覆盖”提质扩面,统筹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等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优势,推动成立道路运输、快递、外卖等5个行业党委。各行业党委成员单位联合制定成员单位服务清单、行业规范管理清单、行业党委议事规则“两清单一规则”,明确5个行业党委56个成员单位的行业党建服务事项,梳理安全管理、权益保障等规范管理项目56个,并配套建立议事协商、问题闭环处置等机制,逐步建立完善“规范清单”管理机制,确保行业党建与业务管理同部署、同落实。
以“规范清单”管理为抓手,该县大力推动行业党建示范点创建,按照“达标一批、验收一批、激励一批”原则,对阵地建设、活动开展、作用发挥成效显著的行业党委给予经费倾斜,累计打造40余个新就业群体“服务角”、8个“九员驿站”等示范点,带动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覆盖率提升至85.7%,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规范清单’管理让行业党建目标更清晰、责任更具体,服务新就业群体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该县外卖行业党委书记郑小华表示。
优化“服务清单” 把人心暖起来
针对新就业群体需求差异性较大的问题,该县以需求、资源、项目等为主要内容建立的“服务清单”引发了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县委“两新”工委联合人社、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深入调研,梳理出健康保障、职业安全、子女教育等十大高频诉求,整合工会、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等资源推出十大暖“新”举措。
“之前送餐太忙,很难抽出专门时间去驾校培训。县委‘两新’工委与驾校协调后,不仅帮我们开辟了驾考绿色通道,可以随到随练,还减免了报考费,真的非常暖心。”近日,当地外卖小哥吴惟鑫顺利取得摩托车驾驶证后兴奋地说道。
目前,该县已为294名快递员、外卖员免费提供意外大病团体综合保障,组织300余人次参与职业健康体检,向快递员、外卖员免费发放100余顶头盔,并对生活困难的新就业群体子女进行补助,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今年以来,有20多名从业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深化“任务清单” 把力量聚起来
聚焦破解新就业群体作用发挥难的问题,该县以“任务清单+积分制管理”为重点,建立“8+5+N”的“任务清单”,包括上报涉黄、涉赌等8类治理线索,开展巡逻、公益宣传等5类志愿服务,提供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多类问题线索,充分发挥快递员、外卖员“走街串巷”的独特优势,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与新就业群体活力“双提升”。
“我们还将新就业群体参与‘任务清单’情况转化为可量化、可兑换的积分指标,让他们更有动力。”该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邓琼珊介绍,新就业群体获得的积分不仅能在社区或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兑换生活用品,还能作为“最美新星”“两代表一委员”评选的重要参考,每月积分达到5分以上的新就业群体,就能被授予“红色哨兵”称号。
自“任务清单+积分制管理”实施以来,全县33名党员快递员和外卖员主动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应急响应员,通过“随手拍”“顺手帮”等行动精准触达治理末梢,累计上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线索210余条,参与政策宣传、交通引导等志愿服务800余次,新就业群体逐渐从“治理对象”向“治理主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