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黎川探索

发布日期: 2025-04-16 10:30 来源: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日报

走进春日里的黎川,广袤田野万物勃发,处处皆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核心。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就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作出部署。近年来,黎川县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解锁农业科技密码

近日,走进江西祥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菌种实验室,科技感扑面而来:大大小小的仪器整齐铺开,灯光闪烁,研发人员专注地进行着各类实验,对菌种进行分离培养。

“菌种研发很关键,我们采取母种分离技术,不断培育出新一代菌种,并在培养过程中观察它的活性,优中选优,筛选出活性更强、产量更高的菌种。”技术人员王心伟一边忙着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一边介绍道。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是种子。”该公司副总经理范景瑜告诉记者,只有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此,该公司聘请了6名专职科研技术人员组成研发中心,负责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同时,与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组建专家工作站,聘请15名专家教授,成立5个科研团队,就培育菌种、现代化生产设备研发等开展技术研究。

“去年,我们投入了500多万元研发经费,进行菌种核心技术、菌包培育和废菌棒开发利用等研究。”范景瑜介绍,经过技术创新,鹿茸菇优质菇比例由原来的80%提升至95%以上,每袋鲜菇产量由500克提高至600克左右,生长周期缩短到50天,并选取了当地的松木杉木作菌包原材料,即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目前,企业日产能达10万袋,年产鹿茸菇1625吨,2024年产值达1.6亿元。

产业释放新活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目前,公司吸纳了300余名当地村民务工,人均年增收5万余元。

祥川生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黎川县深入实施“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黎川县聚焦食用菌、香榧、红柚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产业全链条升级,同时加大对重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借助科研院校力量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不断提升黎川农产品附加值。

升级乡村富民产业

沿着蜿蜒的公路驱车前行,记者来到位于社苹乡社苹村的江西葛俩好酒业有限公司。走进酿酒车间,放眼望去是一片排列整齐的酒瓮。拌曲工序有条不紊,发酵过程暗流涌动,蒸馏环节热气腾腾,陈酿阶段静谧深沉,勾调步骤精准细腻……空气中,浓郁醇厚的酒香肆意弥漫。

“这款葛根酒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如今已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该企业负责人杨长华说道。

葛根是社苹乡的“土特产”。2017年,杨长华回乡发展葛根种植产业,并尝试提高葛根附加值,用葛粉酿造白酒。经过两年的实验探索,终于成功掌握葛根酿酒技术,研发并生产出“葛俩好”葛根酒,一经上市,就打入了福建市场。2023年,该公司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年产葛根酒7.5万公斤,产值近2000万元。

在成功开发葛根茶、葛根酒等多元化产品的同时,社苹乡积极行动,成立了种植合作社,为多名脱贫户提供了就业机会。社苹村党支部书记邱春光透露:“我们不仅以厂房入股,去年还投入60万元资金入股企业,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4.8万元收入。”

“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葛根种植面积,提高葛根酒产量,带动周边村民参与葛根种植,将葛根产业全力打造成特色致富产业。”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杨长华信心十足。

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鹿茸菇全机械化食用菌生产基地,投资7000余万元建设德胜镇农业综合产业园项目,“黎川红柚”、竹荪、奶油南瓜等农产品已入驻高端商超平台……在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过程中,黎川县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深挖乡土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乡土特色品牌竞相涌现。

创新联农带农机制

洗米、粉碎、搅拌、制粉、晾干、称量、包装……在位于日峰镇十里村的江西谷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大型机械设备“唱”起了欢快的“春日奋进曲”,一箱箱精心包装的米粉产品陆续下线,被送往全国各地的厨房、餐桌。

江西谷丰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供应链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米粉制作企业。2021年,十里村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该企业落户。

“通过资金入股的方式,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分红50万元左右。同时,我们将现有厂房出租给企业,盘活了土地资源,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十里村党支部书记许应发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去年,该企业产值达20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1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

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十里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现代智慧渔业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乡村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十里村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

为了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黎川县着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积极动员企业、村办公司与农户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让农民得以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产业发展进程中,切实分享到产业增值带来的红利。2024年,黎川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8%。


查看更多评论
用户名是否匿名 验证码看不清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