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四方责任”的实施意见
图解: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四方责任”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高新区管委会、东临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学校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为进一步守护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四方责任”的指导意见》(赣府发〔2024〕6号),结合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行业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四方责任”落实,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二、主要措施
(一)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强化规章制度落实
1.严格落实校(园)长负责制。学校主要负责人对本校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统筹和协调本校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将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至少向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一次食品安全工作,并抄送属地党委、政府。组织召开月调度会议,支持和保障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鼓励学校食堂实施食品安全体系管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2.规范学校食堂建设标准。学校食堂选址应与食品经营需求相适应,保持环境清洁;应当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食堂装修材料应无毒、无异味、防霉、不易脱落、易于清洁,地面应平坦防滑、易于清洁消毒。
3.强化承包经营单位管理。主动接受学校及其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健全人员管理、进货查验、加工操作、留样、信息公开等制度,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学校与经营服务方签订协议时应明确,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或对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检查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拒不整改或连续整改不到位的,应及时终止承包或委托经营行为。
4.实施“双总监、多食品安全员”机制。食堂承包经营的学校以及实行校外集中供餐的学校,除校方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外,经营服务方也必须同步配备食品安全总监以及多岗位的食品安全员。学校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监督经营服务方结合管理实际,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深度嵌入日常管理中。
5.明确集中供餐公益性定位。学校应坚持集中供餐的公益性定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从学生食堂盈利、侵占学生利益。应落实“零租赁”政策,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承包费、管理费、“人头费”“托管费”,严禁转包、分包,不得包而不管、一包了之。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和餐费监管,保证饭菜卫生安全和营养健康、价格基本稳定,并明显低于校外同类餐饮价格。
6.加强食堂风味档口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原则上不得开设风味特色档口。高校、中专(技工)和集中供餐规模较大的中学等院校食堂应以基本食堂为主要供餐方式,风味特色档口仅作为补充,不应超过五分之二。风味档口需具备与经营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场所及设备设施,与基本食堂一并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禁止在蒸煮或备餐区等食品处理区设置档口。
7.严把食材关口。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应当遵循安全、健康、符合营养需要的原则,一般不得外购直接入口的熟食品。有条件的学校应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制度,择优选择供货单位;规模较小学校食堂的食品采购,可在县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通过校际联合等方式选定供货单位。学校食堂应设置安防措施可靠的食品库房或贮存设施,食材分区存放并设置显著标识。
8.禁止经营高风险食品。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其他学校需要制售冷食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现榨果蔬汁等的,应当按照有关要求设置专间或者专用操作区,专间应当在加工制作前进行消毒,并由专人加工操作。
9.校外供餐配送管理。校外供餐应使用密闭容器盛放,容器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校外供餐要配备封闭式食品专用运输车辆,应安装车辆行驶轨迹、装卸视频监控,温度控制等设备;学校应对到校的餐食进行查验,确保中心温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10.强化“互联网+明厨亮灶”运用。学校和食堂经营服务企业、校外供餐企业严格落实教育系统“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告警信息的查收、整改和结果上报,将告警信息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和风险管控清单,同步将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整改结果报告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和包保干部。
11.积极推进反食品浪费。大力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活动,把勤俭节约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环节之中。结合实际制定节约用餐规范,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厉行节约”等活动,引导师生关注和参与学校餐饮节约,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习惯。
12.落实学校领导陪餐制度。学校要提前在校园网、公示栏、食堂等醒目位置公布学校、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投诉电话以及公布陪餐人员安排,在学生食堂醒目位置设立并标识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席,设置陪餐记录本,建立常态化沟通与及时反馈制度,确保师生和家长的诉求得到及时处理。
13.严格人员进出管理。学校食堂应在食品操作间等重要区域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禁止非从业人员进入食品处理区。
14.抓好突发事件处置。规范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就餐后若发生头晕、呕吐、腹痛、腹泻、嗜睡、发疹等明显不适症状,学校第一时间要向所在地的教育体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报告,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封存食品留样和食堂加工间现场,对当餐就餐学生群体进行严密跟踪观察,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情况。
15.强化食育普及和能力提升。学校应当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宣传教育,研究食育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有机融合,通过各种食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学校应每年安排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食品安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管理水平。
(二)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16.切实履行主管责任。教育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其他学校主管部门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作为落实安全风险防控职责的重要内容;督促学校落实校长(园长)负责制,健全并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7.明确管理责任机构。教育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其他学校主管部门要明确相应机构并有专人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建立常态督导机制,全面排查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协调解决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8.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不得对外承包或者委托经营。要聚焦职责履行,切实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教财〔2022〕2号)相关要求落实政策。
19.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教育体育部门应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20.实施智慧监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打造上下联通食品安全监管“一张网”,持续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和社会共治水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技工院校的管理,参照教育部门的责任和要求抓好落实。
(三)抓实部门监管责任,强化经营过程管控
21.加强事前监管。承包或受委托经营学校食堂的单位应在食堂所在地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对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餐饮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22.开展许可事项抽查。加强学校食堂分类统计、动态管理。严格食品经营许可管理,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布局、清洗消毒、环境卫生等项目审查和现场核查。上级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对下级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许可工作质量随机开展抽查。
23.加强事中监管。全面推进江西省供校食材质控管理平台运用,加强学校食堂食材供应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加大平台内企业供货食材的监督抽检工作力度,建立供校食品安全常态化管理机制。市场监管部门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定期对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和校园内以及周边食品经营者开展检查;分级分类组织开展高校和中小学校食堂“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组织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落实食品安全“处罚到人”制度,加大重大案件查办力度。
24.加强事后监管。不定期向学校主管部门和包保干部通报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发现学校食品安全涉嫌犯罪、违纪线索,应按照“行刑衔接”和“行纪衔接”要求,立即移送公安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建立学校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监管档案,符合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应列尽列”。
(四)夯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社会多元共治
25.履行政府管理职责。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依法依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辖区内发生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或学校食堂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食堂需停业整改或解除合同时,属地政府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和学校保障应急供餐。
26.落实包保责任制度。实施分层分级、层级对应包保工作机制,组织包保干部督促学校履行主体责任,对包保学校进行全覆盖包保督导。督促学校及时整改监管部门、主管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问题隐患,帮助协调解决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包保责任不替代部门监管责任、行业管理责任。
27.定期组织风险会商。定期组织市场监管、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针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开展会议商讨,分析研判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程度和防控措施,形成学校食品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三、组织保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筹资金支持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学校要合理配备或更新食堂设备,确保学校食堂设备布局合理、工艺流程规范;要充分运用“三书一函”(挂牌督办通知书、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和提醒敦促函)制度,督促各方齐抓共管。
2024年9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